互联网社会生态的思考:信息泛滥与乌合之众

信息泛滥与乌合之众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互联的社会,各种信息技术及信息设备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好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千里之外的家人沟通;我们可以在各种平台上免费获取各种各样的资讯;我们可以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分享我们的日常、我们的心情、发表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与见解;我们可以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与素未谋面的网络人士互动。整个社会在互联网上映射成了一个虚拟的国度,让我们可以抛开现实的负累,以虚拟的身份在网络上与成千上万的人展开跨时空的交流。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景象,它深切的影响与改变着我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际关系及思维模式。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随着信息的剧增,信息泛滥的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自媒体的推波助澜,整个互联网社会生态在向着危险的方向演化。

一、自媒体的激励:语不惊人死不休

  对于自媒体平台大家都不陌生,例如:今日头条、哔哩哔哩、抖音、快手、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企鹅号、知乎、趣头条、简书、小红书等等,总有一个或那么几个是你每天都会去看一看的,不由自主的就会去点一点的。这些自媒体平台采用的不同的形式、针对不同的领域、面向不同的人群提供了各种各样有用的、没有的、专业的、业余的、严肃的、搞笑的、知识的、娱乐的、真知灼见的、哗众取宠的信息。这些信息已经成为我们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来源。以今日头条为例,2019年其月活用户数已达2.6亿,日活1.2亿,人均单日使用次数12次,日均评论数1037万条,创作者年度总收益46亿元。再看知乎,截至2022年1月,知乎个人注册用户总数超过4亿,日活跃用户量达8000万,人均日访问时长4小时,月浏览量540亿。这些风格各异的自媒体平台已经形成了对社会人群的广泛覆盖。
  自媒体对内容创作者的激励一般是以流量为核心的。还是以今日头条为例,其通过「流量分成」、「内容电商」、「内容营销」、「付费专栏」四个方向,让创作者找到合适的变现模式,收获价值回报。这四种模式的核心都是要有足够的流量要有足够的关注度才能获得丰厚的收益。因此,如何让内容更吸引观众的眼球成为各个创作者追求的目标。而更偏激的言论显然能收获更多的关注,甚至对于很多自媒体创作者来说,具体发表的内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事实、价值观如何都不重要,哪怕被人骂成一片都无所谓,只要有关注有流量就有收益。所以,你能看到在各自媒体平台上分享知识的干不过搔首弄姿的、理性评论的干不过哗众取宠的、严肃认真的干不过搞怪搞笑的。再加上互联网对于个人真实身份的隐藏,创作者们更加的肆无忌惮,整个自媒体平台的风气也越来越偏离正轨。特别是对于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自媒体言论往往过于偏激,由此也影响了相当一部分网民的态度。

二、内容平台的机制:信息茧房愈发牢固

  提到信息茧房,这个概念大家应该不陌生。所谓信息茧房是由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概念。桑斯坦认为信息茧房以“个人日报”的形式呈现: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和信息的剧增,人们可以随意选择想关注的话题,可依据喜好定制报纸、杂志,每个人都可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份“个人日报”。当个人被禁锢在自我建构的信息环境中,生活必然变得程序化、定式化。
  信息茧房会对个人信息获取和个人性格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个人信息获取方面,当我们只接收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往往容易陷入信息的狭隘和单一化,导致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了解仅限于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范围之内,而忽视了更广阔的信息和事实。这会让我们变得盲目和偏执,并且难以预测和应对现实中的变化;对于个人性格方面,信息茧房会强化我们已有的信念和态度,让我们更加固执、刻板和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会使我们对于事实和真相缺乏足够的质疑和挑战,变得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可能导致我们变得更加消极、焦虑和排斥不同的声音和观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茧房的现象变得越发的普遍。
  内容平台的推荐机制,加速了信息茧房的形成,使得互联网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就陷身于信息茧房之中。还是以今日头条为例来说一说自媒体平台的推荐机制。今日头条属于机器智能个性化推荐机制,通过机器算法将用户发表的内容 (视频、文章)分发给内容的受众。 智能个性化推荐引擎会根据文章特征 (内容质量、内容特征、首发情况、互动情况)、用户特征 (头条号历史表、头条号订阅情况)以及环境特征 (时间、地域、天气)等等,为文章找到可能感兴趣的读者并推荐给他们。从这个推荐机制可以看到,它将内容特征与用户特征进行了匹配,然后有针对性的为用户进行内容推荐。而正常来说,我们每个人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大家只关注自己喜欢的话题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只点赞与自己相近的思想与观点,久而久之,平台为你推送的将全是此类内容,而你也将大概率陷身于此类信息的包围之中,就像蚕茧一样,被同质化的信息包围。其他自媒体的平台的推荐机制与今日头条大同小异,随着技术的发展,推荐越来越精准,我们每个人的信息茧房也愈发的牢固。

三、网络人的非理性:乌合之众已形成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这个命题,后续的多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都对这个命题进行过诸多的思辨与论述。总结来说,理性的含义有三个方面:一、理性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感性相对;二、理性是在”慎思明辨”指导下的行动的非盲目性;三、理性是一种“合目的性”,是在目标指引下行为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明白了理性,那么我们也就明白了什么是非理性。虽然我们都以“理性”自居,但非理性的行为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因为商城大促销而买回家的一次都没用过的物品、从概率上来说就必然赔本的博彩、为点点虚荣心而欠下的难以偿还的网贷等等。在网络上的非理性主要表现为非理性的表达,所谓非理性表达是指当人们在网络上表达自己意见时,更多的是建立在本能和感觉等非逻辑思维基础上的,是非条理化、非逻辑化和非秩序化的,其突出特征是情绪化。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互动性,网络人的非理性表现的尤为显著。在一些热点和重大事件发生时,网民群情激愤,失去理智,放纵自我,肆无忌惮的用偏激的语言发表极端的意见,网络成为了情绪的“垃圾场”,又因为网络上超强的多对多的互动性,很容易形成极端意见群体,网络中的舆论浪潮也随着围观队伍的不断壮大一浪高过一浪。“民意在网络上的现身,不再是嘘的一声,而是轰的一声,不再是意见领袖的振臂高呼,而是陌生人的成群结队”。至此,乌合之众已经形成。

四、乌合之众的特征:被情绪裹挟的非理性群体

  乌合之众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出自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19世纪末出版的书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乌合之众是指“由于大量个体的情感、行为和思想受到类似的因素影响,这些人形成一种从属于群体的心理状态,集体行动的状态,也就是大众心理”。其中群体指的是具有同样心理的一群人。群体未必一定是同一时间汇集在同一地点的人,当某个心理一致性形成后,很多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各式各样的人,尽管他们没有直接面对面凑在一起,尽管他们可能相互也不认识,但他们依旧可以成为一个群体,展现出群体特有的那些特征。具体来说,有三个主要特征:

  1. 群体的智力水平低于个体平均智力水平的。群体一旦形成,思维就会显示出非理性、简单化、缺乏常识和逻辑等一些特征,甚至看起来非常像个傻瓜。(例如:群体只乐于接受简单明了的号召和主张,不关心证据和论述,不进行分析和判断。越是迎合人群基本需求的简单主张,越容易得到群体的拥护和支持。因为整体智力的下降,所以群体特别容易被暗示所误导,相信并传播荒诞不经的谣言,接受稀奇古怪的理念。)
  2. 自信心爆棚,敢想敢干,横冲直撞。当个体汇聚为群体之后,会非常的“胆大妄为”、“无法无天”,啥都敢想,啥都敢干。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个体力量实现不了的目标,群体的力量可以轻易实现;二是个体汇入群体后减弱或者消除了对被惩罚的恐惧。
  3. 情绪化、敏感化,急于采取行动。群体的产生和发展是靠情绪传染实现的,群体在总是被情绪驱使,越激烈的情绪越可能成为主导力量。在越来越激烈的情绪推动下,群体倾向于尽快采取实际行动。

  从历史来看,这种群体的例子有很多:原本温和的公民变成纳粹分子、狂热的FL功教徒、英国公投脱欧、全民DYJ等。群体可以表现的比个人更坏也可以表现的比个人更好,如抗日战争中的前赴后继等。

五、我们的自处之道:

一、独立、自由、自主之精神
二、强大、坚定、丰富的内心